熟悉澳門世遺,才懂真正旅行
你知道的這些景點都在澳門歷史城區!澳門歷史城區有20多座建築,於2005年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! (中國地區最大最密集)
漫步在澳門,欣賞令人驚喜的迷人風景!
澳門精選路線 大方送給你
在澳門歷史城區悠閒的漫步遊玩,你可以親自遊歷、尋覓澳門珍貴的世遺古蹟,從大街小巷呈現的歷史風情,看完這些景點,你可以總結:澳門是純樸、卻充滿異國情調。
澳門散步路線從哪裡出發?
澳門歷史城區路線由媽閣廟出發,前往媽閣廟最便利的方式:
A.葡京酒店前亞馬喇前地巴士站,搭乘11 〉於媽閣廟前地下車
B.銀河酒店前新城大馬路巴士站,搭乘MT4〉於媽閣廟前地下車(車程約20分鐘)
澳門世遺古蹟有29處,一次走去那些?以下整理風格、不一樣的給你每每新鮮的感覺~
媽閣廟(中式建築)、港務局大樓(阿拉伯式迴廊)、鄭家大屋(融合中西風格的嶺南民宅)、主教山小堂(哥德式教堂尖頂)、聖老楞佐堂(葡萄牙風格) 、崗頂劇院(羅馬圓拱式門廊)、聖奧斯定堂(巴洛克式風格)、大三巴(澳門最著名景點)
世界文化遺產一次看:
媽閣廟(中式建築) (圖1~2)
你知道「澳門」的葡萄牙語名字是從何來的嗎?
??其實澳門的葡萄牙語名稱「澳門」是自來於「媽閣廟」的音譯。媽閣廟始建於西元1488年,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,同樣歷經多次重修,今日樣貌為1875年的重修。
媽閣廟歷史文化悠久,也是澳門廟宇歷史最古老的一座,至今已經超過500多年了。而每年在此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慶典活動。例如有在天后誕舉行的神功戲。
媽閣廟前地是澳門半島南部風順堂區媽閣廟門前的廣場。因位置於媽閣廟前而得名。前地向海之方向有澳門海事博物館,附近有新發展出現的手信街。北端為媽閣斜巷,南端連接媽閣上街。
港務局大樓(阿拉伯式迴廊) (圖3~4)
港務局大樓原名摩爾兵營(Quartel dos Mouros),俗稱水師廠,「水師」得名自清朝對海軍的慣稱。由義大利建築師卡蘇杜(Cassuto)設計,落成於1874年,做為當時由印度來澳門的警察營地,可駐紮200多名官兵,之後才改為港務局辦公大樓。兩層高的大樓以黃色外牆綴白色飾條,柱窗是穆斯林式穹頂,配合通花圍柵,為仿阿拉伯樣式廊道建築,有著些許北非情調。
亞婆井前地 (圖5)
亞婆井前地有''亞婆''嗎?
答案是沒有的?。
只是傳說在明朝時,有一位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,故人稱呼水池為亞婆井。
“亞婆井前地” 是澳門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,不只充滿清新的歐陸風情建築,其故事也耐人尋味!
亞婆井(lilau)的葡文意思是“山泉”,這里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,同時靠近內港,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。澳門葡人民謠道:“喝了亞婆井水,忘不掉澳門;要么在這裡成家,要么遠別重來。”
可見亞婆井對本地葡人具有重要的意義。今天亞婆井前地一帶仍然保留許多西式建築,充滿南歐風情,一旁的老榕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。
鄭家大屋(融合中西風格的嶺南民宅) (圖6)
鄭家大屋是澳門現存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群 。鄭家大屋具有廣東傳統民居的特徵,但也融合了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,可謂中西合璧。例如在鄭家大屋門樓入口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,但在入口空間上,就受著西方建築的影響,有假天花以及拱形門洞。中國近代名人鄭觀應就在此完成舉世聞名的著作《盛世危言》。
主教山小堂(哥德式教堂尖頂) (圖7~8)
主教山小堂的原名是卑拿聖堂,因「Penha」的葡文意思為位於海邊之山岩,故又稱「海崖聖母小堂」,它位於澳門半島西望洋山上,建於1622年,該位置原有砲台堡,以防禦荷蘭的入侵。主教山小堂鐘樓高聳莊嚴,從山上可眺望澳門旅遊塔及西灣大橋,教堂周圍花草生機盎然,古樹濃蔭,極優美的景色成為許多新人拍婚紗照的首選。
聖老楞佐堂(葡萄牙風格) (圖9)
聖老楞佐教堂創建於16世紀中葉,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。教堂後來幾經重建,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。華人稱之為“風信堂”,又以粵語諧音稱為“風順堂”,有祈求“風調雨順”之意。教堂外觀的特徵是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洛克風格。教堂建築為兩鐘樓對稱佈置,一邊是時鐘、一邊是銅鐘;整體以鵝黃配以白色裝飾,細緻的雕刻。
崗頂劇院(羅馬圓拱式門廊) (圖10~12)
崗頂劇院為典雅的新古典主義建築、是全中國首座歐式劇院,也是第一次播放電影的劇院,現在是澳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古老建築物,也為澳門文化藝術活動提供一個優雅具特色的表演場地,見證著澳門悠久的表演藝術發展。
聖奧斯定堂(巴洛克式風格) (圖13)
聖奧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創建。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,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;每當大風吹來,蒲葵葉便隨風飛揚,華人遠遠望去,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,就稱教堂作“龍鬚廟”,後又以粵音轉稱“龍嵩廟”。
大三巴(澳門最著名景點)(圖14~15)
大三巴牌坊名稱由葡語「聖保祿」意譯而來,由於外型看起來像中式牌坊,因此有了這個別具特色的名字。大三巴始建於西元1580 年,它的前身是「聖保祿」學院,是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,其間歷經三次大火,主建築已付之一炬,只剩下我們現正可見的前壁。














